其實我必須承認自己是一位很嚴格的媽媽,追求甚於完美的媽媽,
因為太過於要求所以常常忽略內在需求,只一昧地覺得我這樣做是對你好
你照做就是了,雖然我們事前已經多次溝通
但很多時候
口氣已經決定事情的結果。
孩子小時,不懂得反抗
孩子略大時,懂得裝傻,漸漸地在挑戰媽媽的忍受極限
如果這時候我再給他下馬威,證明我比較大
或許暫時可以氣勢凌人
但
事實上孩子的心已經離我越來越遠
縱使
他知道
我是媽媽
他也知道媽媽應該是愛他
但是
他會疑惑
這樣凶巴巴真的是我媽媽嗎?
如果他愛我
為什麼不能跟我好好地說。
如果他愛我
為什麼不能對我溫柔。
某天睡前,我用了另一種聲調說了些感性的話,也講了一個睡前故事,他揉揉眼後用手指頂著眼睛
我問: 你在哭嗎?
他說: 恩
我問: 為什要流眼淚呢?
他說: 感動
我被他說出這字眼深深地打動,然後他主動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抱抱。
事實上,在轉學後的生活裡,我們反思了很多,也感受到很多不同,
很多層面是我無法形容,這裡面有的感覺也有不好的感覺,
我也一直在思考,再放與收之間,取些平衡
我們依舊抱著感恩的心,能在這裡,讓我們發現另一種感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