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心中的小太陽」不是我看過教養當中最好的書籍,卻是我看過最重視孩子情緒的書籍,於是挑選它,來作我們好書分享的開端。


作者交錯既是媽媽又是心理諮商老師的雙重角色,讓他跟爸爸把與孩子的關係、溝通放前面,讓理論落實在生活中,有了例子,有了生命!

書中的媽常有這樣的問句:「你覺得跑最慢,那種感覺是什麼」「妳的害怕有多大」,他讓孩子用他可以描述的「顏色」與「大小」,將情緒描述出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嘗試跟自己對話,即便孩子年齡還小。若石的爸爸媽媽們可以想想,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妳怎麼做?安慰他不要哭?跟他說沒關係?還是引導孩子說出來?書裡有一個例子,是媽媽處理孩子害羞情緒的例子:
「樹,快到教室了,把你的害羞給我吧!」
「給你。」樹做出從心口掏出個東西的手勢。
我收了他的害羞之後,「那媽媽也把我的勇敢給你一點」我從心中把勇敢掏出來給他。

不一定怎麼處理才是最好的,但是,情緒與感受是交流在親子間的,如同媽媽在孩子頑皮時給孩子的保證:「我喜歡頑皮的你,也喜歡不乖的你。你不乖或頑皮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麻煩,有時候,我也可能會生氣。如果我生氣了,表示我做不到保持好心情。你要記住喔!即使我生氣了,我心裡還是愛你的。媽媽喜歡頑皮的你,媽媽還會想辦法喜歡不乖的你。」媽媽坦承自己的感受給孩子知道,也讓孩子有安全感的知道,不管現在的媽媽是怎樣的情緒,不管你是怎樣的你,我都會愛你!

書裡有很多這樣的對話與記錄,媽媽意識孩子本質的部分;媽媽反思自己身為父母的憂慮或者是恐懼的部分,以及,自己在教養孩子時本質與情緒所產生的影響部分。若石爸爸媽媽看完以後,可以想想,那自己呢?教養孩子的時候,自己的情緒為何?自己的本質多影響你與孩子的對話與互動?

這本書,您喜歡那一段?有哪些您不認同的地方嗎?歡迎您寫下您所看到與感受到的,又或者您教養孩子的實際經驗。讓教養的分享透過書,幫助我們更聚焦在一個議題的討論,更有方向的省思自己的教養方式與態度!

作者說:「生活裡能有小小的、好玩的、偶爾脫軌的小快樂,架構在一個穩穩的、規律的、生活下,是平衡的美好。」這讓我看到,孩子是自由的、直接的、真實的,與他們相處是開心的,打從心底的最深處! 

 IMG_2128.JPG

本文來自若石幼稚園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