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疼愛與寵愛之間的界線應該如何分辨
也許有人會說,因為你只生一個,所以會格外寵愛小孩,這裡指的寵愛是溺愛的意思嗎?
我花了一段時間思考這類問題,後來我給自己一段文字來說明。
我是只有一個小孩,但也因為只有一個小孩,
我希望能在我們有限的教育資源下,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成長,
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及生活自理,擁有正確的心態及健全的人格;能知道自己要甚麼比自己擁有甚麼來的重要。
不過最近的小豬,讓我們有些煩惱,
原因是,在學校的事情只報喜不報憂,因為親師溝通不良,老師不主動說,孩子看見聯絡簿上老師沒寫甚麼,他也不會說,只說在學校『一切很好』;
我們會知道,都是課後班的老師說,原本下課應該就到課後班級教室,但因為被原班導師留在班級上寫罰寫,所以到課後班上,已經接近回家時間了,
課後班老師特別說明,由於比較晚到教室,所以課業來不及寫…感覺上我們跟課後班的老師互動似乎較好,但是不管如何,為什麼孩子不說,被罰寫的事情,
花了一段時間,他斷斷續續地說,『因為利用下課時間寫,他沒時間玩,下課時間短暫,哪寫得完』
他這樣說,乍聽之下有點無理,但我心裡想著,對阿!下課時間五分鐘,這五分鐘時間要喝水外加上廁所,玩的時間哪足夠阿,甚至他利用憋尿來玩,
但是到底玩甚麼,必須要憋尿,他說,他最近會利用下課時間去校園某處觀察植物及小動物…,
可是罰寫沒有交,你就會一直被加倍,像這次是罰寫課文是累積到九遍,我說著心理同時想著,然怪前幾天再翻小豬書包時發現他用手寫的課文放在L夾裡…
他這些罰寫原因是遲到嗎? 老實說,我不知道,因為老師沒有寫聯絡簿,雖然我們常常站在門口看著大門緩緩關上…
你沒交,老師沒有生氣罵你嗎?
這他沒有很明確地回答
你沒交,你不害怕老師罵你嗎?
…
我突然想到,原來罰寫這項懲罰,只是因為要讓我們害怕,所以不能再怎樣之類的
而不是打從心裡告訴自己,我不能這樣做因為這樣是不好的行為,
我突然反向思考著,當年的我有這勇氣違背老師的規定嗎?
他不寫是因為沒時間玩,他不講是因為回家寫完功課再加罰寫,我們會沒時間跟他玩?
後來我又問他,老師最近有誇獎你嗎?
他說有阿,因為同學受傷,他帶他去保健室,
我說『這件事情,老師應該要寫在聯絡簿上的,好可惜』
孩子,報喜不報憂
老師,報憂不報喜
現在,老師憂喜都不報
姑且不管老師報不報的問題,有個問題值得思考,就是我們自己本身的態度,
從不在孩子面批評任何人,我們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清楚及一致的教養態度,我不不是寵小孩也不是溺愛他,
我也了解,每個人不論是大人小孩都有犯錯及思考偏差的時候,
只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問題,聽聽心裡聲音,能在偏離軌道適度的導向回來,而不是一昧的不准和規定不可以,
卻忘了教我們思考『為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