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習慣在上工前閱讀一篇文章或者翻幾頁書本最近看了達賴喇嘛的書讓我心靈充電很有收穫

我沒有設限自己要看甚麼只是一本接著一本想要在那些密密麻麻文字裡能發現到甚麼

 

我是個很愛爭的人,對於對錯,總要給個答案;對於真理,總是要給個堅持,

放不下,這是最好的答案。

然而年紀跟經歷是最好的鑰匙它會打開你體會到不同的思維並放下過去

我是個善良的人但這樣的人絕大部分只有吃虧的份

因為好說話因為沒關係因為氣一下就過了所以遇到的都不會是大事

 

 

事件一

在同一間髮廊剪了10年的設計師,幾天前預約的時間,卻等上一小時後才開始,

因為設計師說『因為那個客人比較難搞,所以你等我一下』然而,相同的狀況並不是只發生一次。

 

事件二

在同一個家庭裡,某些同輩就喜歡按照輩分作業

有次去聚餐慶生,同輩的老婆結帳後要拿剩下的幾包菜回家,但由於大家都在聊天,並沒有人回應,她只能先拿著,

同輩老婆說: 『老公,我好重哦!! 』他看了看,當然也看向我,我撇過頭拉著小孩,他指使著其他晚輩拿,

沒多久他說,怎麼讓大姊拿著蛋糕呢? 我卻笨笨的伸手去拿,只因為我的輩分是同輩最低

 

【事件三】

同事產假,工作大家一起分擔。

Kelly你幫我拿那個,Kelly 你幫我

某天,我手上正在忙,只淡淡地回說『你可以等一下嗎?』

她卻用很不爽的口氣,站在我面前說『不用了,我自己拿』

然後,就開始小動作刁難

茶水間碰面,杯子碰一聲地放在桌上 (我心想反正不是敲我的杯子不要在意)

現沖的咖啡,當面問她要不要加鮮奶,她不回應,我只好把鮮奶放回冰箱,她自己再拿出來;

走在同一條走道上,大動作的跳在我前面,就為了跟其他同事聊天。

不知道是不是她這些小動作,我沒有給予她預期的回應,所以換在公事上刁難,

但好在我們都是獨立作業,比較難被干擾,頂多就是發信上不給名字,字面口氣很差,這樣而已。

 

事件一跟二,都是很多年前發生的事情,當然不去就可以解決,

但事件二,多年後探索,我會那麼的在意,最主要的核心是『我很羨慕同輩的老婆,有個老公疼』

看待事件三,『我相信對方是個好女孩,她不是故意這樣的,我還是祝福對方,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個性,雖然這樣不甚好,但未必不好。』

 

【事件四】

平日的兩次打球,就已經非常的單純不過了,我當作是壓力的釋放,用流汗來紓壓,再好不過,

有個六十多歲的大叔,每次到球場,叫他聲兵哥好,他為人算寡言和善,喜歡安排誰跟誰上場,也會提醒大家要繳錢,

雖然年紀不輕,球技可說是老的辣,熟練的很,但他總是把我的位置換成他自己的,事後再跟我道歉,

一開始我並不以為意,敬老尊賢,計較甚麼勁,但就在上周,同樣的手法再次上演,一樣站在我的位置上,

其他同場球友婉轉地跟他說,我們已經說好要一起打,兵哥卻說『我剛打過了,要我休息』,

但重點來了,上一場,在場的就有兩人是跟兵哥一起打的,你卻要我休息換自己上,

這樣我的感受會好嗎?等你打完後再來接受你的道歉嗎?

所以當天我很快就離開了。

事後,我一直在思考,我太小氣了嗎?他年紀大了計較甚麼?是我不懂得拒絕嗎?

他還有個小小的毛病就是,對手打的球是壓線(in)卻硬要說out,但自己打的就說是in,這是多次觀察的結論,

但大家都沒有搓破他,所以我也默默地

 

社會上有太多的設限及價值標準,應該怎樣或者不應該怎樣,我站的位置並不高,卻看得比較清楚,我很慶幸自己這樣的角度,冷暖自知,

然而,每個人幸福的詮釋不同,我很幸福,除了家人外,還有好多好多給我溫暖的人。

 

*有個很多年了的同學,一直都很關心我,很多年後我才知道,他會來部落格看我,也會抽空跟我互動,我很珍惜這樣的緣分,感恩你。

*在宜蘭認識的家長,我這個性,表面上很乖,其實內心有太多自己的聲音,她懂得也包容,雖然互動漸漸減少,但感情沒有降溫。

*關係的轉換,換個方式相處,謝謝這一路上的包容,我們都努力著讓自己更好,變成自己想要的那個大人。

*感謝那些傷害的言語,讓我發現自己很堅強,那些不小心傷害到我的人,他們內心其實也很受傷,只能祝福早日解放。

*感謝襄君,跟我一樣都笨笨的,但她會說『是我比較笨』。

*感謝其他默默關心我而我不知道的人,我依舊相信人性本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人生,不做點錯,不受點挫,如何享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