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借到這本書,讓我對吃這件事情有了更深的體驗,是本好書。

 

以下為內容轉載~筆記

※孩子的成敗與否,母親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家庭幸不幸福、生活快不快樂,身心是否健全,送入口中的食物是否正確,

都在掌握在這個女人手上。

※維護健康唯一的方法是攝取正確的食物和適當運動,攝取正確的食物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層面;

生理的層面是食物(不是加工食品)的種類和攝取量;

心理的層面建築在家庭的餐桌上,親手準備的食物、親人互動的情感交流,食物便含有許許多多的意義。

※愛可以不說,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一家人一起吃飯、聊天,是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的好時機,餐桌是很好的溝通平臺。

※「尊重彼此」的溝通技巧:提早告訴孩子怎麼選擇、怎麼配合,或是間接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計劃,而不是等到最一分鐘才告知。

※我們有能力給別人一碗飯吃,比伸手向別人要一碗飯來得有福氣。

※在餐桌上,長輩還沒動筷子之前,晚輩絕對不能碰任何食物;吃飽時,一定要等長輩吃飽起身離席,晚輩才能離開;長輩吃完一碗飯時,不可以問:「還要不要飯?」,應該說:「還要不要盛飯?」;夾菜一定夾眼前的那一盤;桌上的轉盤在轉之前要先看是否有人正要伸筷子;當要夾起盤裡的最後一塊食物時,一定要先問還有沒有人要吃,這是對在座的人的尊重。

人體中水分重量占體重三分之二,是維持健康最重要的營養素,體內的水分由呼吸、汗和尿液排出體外;一旦體內水分減少2%以上,就可能導致短暫失憶、數學表現失常等。一個人如不吃東西可活上四十天,但不喝水的情況下只能活三天。

父母必須就是論事,教導孩子正確的態度,而不是輕易的下評斷。沒有一個人不犯錯,小時候歷經挫折或犯錯,

是成長的必經過程,但在過程中父母絕不能縱容。孩子犯了錯,父母應陪著孩子勇於承認且積極面對、解決;最重要是要讓孩子信任父母。

※煮飯可以訓練一個人的金錢管理和時間管理的能力。走進廚房之前,就要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吃得健康又美味?如何在一小時內準備好餐桌上的佳餚?

  所謂的食物指真正的農產、海產和家畜食物,而不是耗資在包裝上的加工食品。攝取適當的食物,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擁有健康。有健康才能接受各種成長、學習、社交、人格及體力上的挑戰。

當有任何小自牙科麻醉,大至手術麻醉之後,最好立即服用維生素B群,幫助肝臟代謝解毒麻醉藥,協助免疫能力提升。

農藥殘留最多的十二樣蔬果:蘋果、草莓、葡萄、西洋芹、桃子、菠菜、甜椒、進口油桃、小黃瓜、聖女番茄、荷蘭豆、馬鈴薯、紅辣椒。

※農藥殘留較少的十二樣蔬果:酪梨(奶油果)、甜玉米、鳳梨、高麗菜、豌豆仁、洋蔥、蘆筍、芒果、木瓜、奇異果、茄子、葡萄柚、哈密瓜、白花椰菜、地瓜。

吃飯時,如覺得東西好吃,一定要跟烹調者說:「謝謝!」或是「這很好吃、我很喜歡」,間接學習用食物表達感恩。當吃到難吃的食物時,要表達的是我「不習慣或不喜歡」,而非那個食物「不好吃」。一方面尊重別人,或許在場有人喜歡吃,或許烹調者用心良苦;一方面也表示純屬個人好惡,無關食物本身。

※母有責任和義務提供孩子正確適當的飲食,但不能夠替他們決定該吃多少。父母必須用規矩來約束孩子,不要用食物來獎勵和懲罰,當成交換的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