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

「讓孩子放棄運動、親子互動、社交活動、跳舞課等等,就只為了在學業上獲得好成績實在不是個好主意。這會導致孩子生活失衡,學業表現與社交技能也會跟著下滑,孩子在情緒上也會出現許多問題。」一個人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其實是從學生時代開始。懂得過平衡的生活很重要,特別是從情緒管理的角度來說。期待這篇文章,讓我們從家庭作業的角度切入,對於如何幫助孩子有更多元的思考方向。


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4131

---------------------------------------------------

【史黛芬妮.唐納德森-普斯曼, 瑞貝卡.傑克森, 羅柏特.普斯曼】

寫作業應該花多少時間?

哈里斯.古格(Harris Cooper)是德克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他發表了超過60份主題為家庭作業應該佔多少時間,可以達到最佳效果的研究報告。他在其中一篇二○○六年發表的論文中,建議每個年級可以增加10到20分鐘作業時間,因此二年級生可以坐下來專心地寫上20分鐘的作業,而六年級生最多可以寫上一個小時的時間。
◎ 一年級生:10到20分鐘的作業時間
◎ 二年級生:20分鐘的作業時間
◎ 四年級生:40分鐘的作業時間
◎ 九到十二年級生:90向上增加到120分鐘的作業時間(國三到高中生)。

美國家長教師協會與美國教育學會也同意以上的準則,他們建議每年級增加10分鐘,但是一年級可以達到10到20分鐘。當然,國高中的孩子需要更長的寫作業時間,但是若能夠提升時間管理與調度的能力,他們也可以在建議時間內完成學校作業。

***************************

更好的作業習慣

這份家庭作業的花費時間依據的不僅是科學家的研究,我們還調查了美國近一百位積極參與新課程的制定與推動的中小學教師。老師普遍同意每年級增加10分鐘的時間在家庭作業上很合理,超過時間就應該停下來,但沒有一位老師認為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應該超過這份研究的建議。

不過老師們並沒有按照這個十分鐘的建議時間安排家庭作業,一位國小三年級的老師是這樣回答的:「每個孩子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我的做法就是出一張作業單,學生有盡心努力最重要,完成與否並不是首要目標,特別是教到新課程的時候。」

建立良好的作業習慣,第一步就是要決定寫作業的時間與地點,然後採用每年級增加10分鐘的規則。也就是說孩子得好好坐下來,專心在完成學校的功課。但沒有寫完是可以的,若是提早寫完,剩下的時間可以閱讀課外讀物,直到規定時間結束後才能離開。家長可以為孩子多準備一些書籍。小學生的作業時多時少,也常發生完全沒有回家功課的情況,這時候可以讓他們閱讀課外讀物。若是孩子精神狀況很好,想要寫久一點也別讓他們這樣做。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逐步地引領他們達到目標。孩子只要瞭解每天都有固定的寫功課時間,不會沒完沒了的寫,就能放鬆地學會專注。

一旦建立起固定的寫作業習慣,孩子就不會因為不想寫功課而謊稱沒有作業,不管老師出多少作業,他們每天都得坐下來寫功課。他們也不能因為想玩或打電動而草草寫完。若是故意拖延,慢吞吞地不寫完,明天還是得自己承擔後果。

但小學生每天都得要閱讀20到30分鐘的規定並不能和寫功課的時間混為一談,現在美國正在倡導「觀念學習」(theoretical learning),導致學校實驗性的課程變化快速,這已經是一個常態現象,而鼓勵孩子多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有更好的表現。

家庭作業現在需要家長、學校與社區的共同合作,家長與孩子都需要全力參與,才能做到最好,老師需要家長的支持,若是家長抱持著回家作業不重要的態度,這對老師與孩子來說都沒有幫助......如果讓孩子花好幾個鐘頭在不適合的作業上,會導致他們不喜歡學習、不喜歡上學,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會生氣。而花在作業上的時間選擇適合他們的年級即可,然後要獎勵他們的付出與努力,這個方法真的很管用。

......

讓孩子放棄運動、親子互動、社交活動、跳舞課等等,就只為了在學業上獲得好成績實在不是個好主意。這會導致孩子生活失衡,學業表現與社交技能也會跟著下滑,孩子在情緒上也會出現許多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