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40825_221438  

 

說到如何去「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我們要從自己親身、最深刻的能力來 講起。 在國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裡,

其實就已經在強調要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但 是這個能力的指標,卻難有一個界定的標準。或者去回想一下自己覺得最紮實、最 專長,

甚至賴以為生的能力,去想想看,自己是怎麼取得這個能力的,也許就能對 「如何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有一些基礎的想法,進而去營造、奠基,

或是形塑 一個能讓孩子充分學習這種能力的環境。在一般老師口述、主導的課程中,學生的 吸收力會因個別而有所差異,但如果是用小組討論、學生自行操作的方式,

然後教學者進入學生群,去觀察每一位學生,把握時機跟學生對話,那學習的接收度自然 就會增高了。

所有的行動都有其動機,就好像要吃飯之前肚子會先餓,所有的學習,同樣需 要有一個動機,才有辦法持續。在認知結構理論之中,

把人的大腦比喻成很多個櫥 櫃、網絡,人的知識被收納排列著,而要將真正的知識、學習過程,跟原有的結構 相連結的時候,得先讓舊知識、舊有的經驗基礎活絡起來,

之後才能銜接新接收的 知識。在教學現場裡,我們對老師說,要引起孩子的動機,但是孩子之間的個別差 異極大,

所以更進一步的要求是:「要引起多層次的動機」,讓孩子真正有那個胃口,學習才會一直持續下去。

希望讓孩子產生學習的動力,是一直要營造的,這就 是基本的動機的開始。

傳統的小學,每兩年就會重新編班一次,家長們也常無奈地開著玩笑說:「每兩年就要燒香拜佛一次,以求孩子可以被分到一位好老師的班級。」

傳統的教育體制對老師的設定與要求,就是要老師「管理好自己的班級」,面對一個班級2、30位孩子,卻只有一位導師時,

很難不採用集權或軍事化的管理,因為「快又有效」。

然而面對每個孩子不同的能力時,集權或軍事化的管理,往往成了扼殺孩子創造力和好奇心的元凶之一。另外當孩子有個別化的需求時,

現場老師也礙於人力,並無法提供即時或個別化的協助,只能採取忽略或是壓抑的方式。

其實不只孩子有不同的能力和需求,每個老師也是如此獨特,可能有的老師在藝術領域擅長、有的老師在語文領域擅長、有的老師體能運動則是一流......

教育,原本該是提供孩子最適當的環境和資源,簡單來說,喜歡藝術的孩子交給擅長藝術的老師、喜歡語文的孩子交給擅長語文的老師、喜歡運動的孩子交給擅長運動的老師......

真的很簡單的概念,在傳統學校卻很明顯的被忽略,除非所謂的專科老師,否則學校將導師和學生,都預設為一樣、平均的,沒有個別差異、沒有個別特色、沒有個別需求。

(即使專科老師,在課綱和進度的要求下,也不見得可以發揮所長)

人文適性教育系統,強調回歸教育的本質,除了推動「家長合夥人」,增加教學現場的人力之外;更推動「用全校的老師照顧全校的孩子」,

以有機體學校即時應變的模式,機動調動孩子所處的學習環境、以及老師的職務和角色。

這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四方的彼此信任與默契,摒除過去以學校本位、教師本位,試圖用有效管理的方式進行教育的方式,而改採「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

看進孩子的需求、配合孩子的發展、調動所有可用的資源,「讓跑得快的孩子跑得更快、讓跑得慢的孩子慢慢跟上」。

因此在人文的教學現場,學生的班級 (在人文稱為家族) 的流動、老師的轉換,就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在變動的背後,都有來自於全校教師團隊的討論與溝通,

以專業的判斷所做出的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