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301  

何謂華德福? (與宗教無關)

我們沒有什麼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們,便是來尋找各自的使命、創造自己的價值。

人人都帶有與生俱來的特質雨天賦,教育的過程,是在幫助人尋找並開發自己的使命與潛能,

生命的目的,也不在於追求金錢與虛名等物化的事物,教育自己的靈魂,才是生命的意義。

(筆記)

1.       要過檢撲生活: 不開電視、少用電腦,屋內撲素留白,玩具要來自自然,穿著簡易的棉質衣服,食當季的有機清淡食物。

2.       節奏規律的生活: 固定作息,也是一種安全感

3.       要有最真實的感官體驗: 接觸大自然

4.       要成為值得孩子模仿的大人

5.       不說教,因為身教重於言教

從三方面著手,家事,自然與藝術

 

以下摘自宜蘭慈心華德福中小學

教育理念的根源:

華德福學校的課程是依據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的教育哲學來設計。

這種被稱為「完整課程」的設計理念乃建基於對”人”的瞭解之上,特別是史代納博士的教育理念中對人類的“意志力”、“情感”、“思考”三個面相的理解上出發。

史代納將人從幼兒階段逐漸長為成人的過程分為三個成長時期(此即「七年發展論」):

  • 第一個時期0-7歲的幼兒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以他們身體來探索和認識世界,這是孩子用“意志力”來學習的時期。
  • 第二個時期7-14歲的少年期;孩子透過心靈的作用,對世界的同感與反感來學習,這是孩子以“情感”來學習的時期。
  • 第三個時期14-21歲的青年期;孩子的身體、情感成熟到一定階段、孩子透過精神的作用發展獨立的思想,這時是孩子以”思考”來學習的時期。

綜合目標

以下的目標貫穿在華德福教育的各個階段和課程中, 使孩子能依據不同發展階段的能力逐步朝向下列的方向成長。

  • 提供一個高品質的教育,培養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平衡的成熟個體,能朝向發展為具有清晰思考,靈敏感覺和堅強意志的人。
  • 鼓勵孩子喜愛學習,使其成為一個有道德意識、能實踐善,欣賞美、追求真理的人。
  • 提供給學生廣泛而必備的知識與技能,以在未來能貢獻社會
  • 提供給學生做人的典範,以及價值判斷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尋找到他們人生的方向。
  • 鼓勵學生對世界保持健康而正向的好奇,昇起每個個體之間的責任以及對社群和人類的愛。
  • 鼓勵孩子發展生命在精神層面的感官,同時也能健康地對物質層面產生敬意。


小學

小學階段(7~12歲)是情感發展的關鍵期,課程目標在於建立豐富而有美感的世界觀。透過大量的藝術、肢體活動,孩子們逐漸認識世界、累積內在的感覺經驗。

健康良好的習慣與節奏,是此階段的重要目標。「愛」與「權威」是孩子們得以自在成長的兩大要素。


中學

中學階段(13~18歲)接續情感發展關鍵期,在十四歲正式進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之關鍵期。

培養孩子們精細的觀察力,並練習作精確的記錄或縝密的思辨。透過大量的現象觀察與討論,自律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漸漸養成。 
自我的逐漸覺醒,是此階段的重點;孩子們尋找認同的過程中,需要更多包容與指引。大量的藝術、工藝活動、戶外挑戰課程以及社會服務,都直接幫助孩子們內在的成熟與穩定。

 

對於團體生活規範,以下是我們的目的:

**創造一個正面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陶冶其中。

**孩子要尊敬所有授課任教的老師。

**隨時引導孩子在一個探索的學習道路上。

**培養孩子自律和自重。

**培養/鼓勵每一個人開展內心主動積極的態度;以為將來奠定強烈的道德觀念。

家長的責任

老師與父母的角色是教育上的夥伴,老師的主要任務是教育孩子,父母的工作是身心照顧與愛孩子;親師如能各司其職,則能帶領孩子向前邁進,若非如此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因此,老師們會扮演好教育家的角色,而學校期待家長能給予孩子所需的愛,為孩子營造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與環境。

 untitled  

**對文明的反思與反省**

我們一直生長在所謂的繁華都市,在孩提時只能按照著所謂的常理走,父母忙於工作,我們只要乖乖的上學放學平安就好,小學的我很乖,但四五年級功課很不好,

尤其是數學,考各位數是家常便飯,這時老師就會指著我的頭,在全班面前,說我很笨跟豬一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但我很乖,就低著頭被罵…

回家父母看到這分數,也很生氣的罵我怎麼考成這樣…我們辛苦的供養你唸書,怎這樣回報我們…從那時候開始,我不愛上學,

每天晚上不敢睡覺,因為不想面對早上必須去學校的事實,小時後的我半夜只能躺在床上蓋著棉被雙眼大大的睜著…聽著外面傳來”燒肉粽”的叫賣聲,這樣狀況持續到畢業,

與其說我很勇敢,到不如說我真的很笨,因為我連反駁的能力都沒有,別人都會的題目,我真的認為自己是笨蛋…

一直到上高中後,我遇到一位補習班國文老師,她的想法很奇特,跟從小我接觸的老師不同,學著反向思考,苦中做樂,她讓我漸漸拾起久違的自信,讓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優點,

分數並不代表著人生順遂我們一直生長在所謂的繁華都市,在孩提時只能按照著所謂的常理走,父母忙於工作,我們只要乖乖的上學放學平安就好,小學的我很乖,但四五年級功課很不好,尤其是數學,考各位數是家常便飯,

這時老師就會指著我的頭,在全班面前,說我很笨跟豬一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但我很乖,就低著頭被罵…

回家父母看到這分數,也很生氣的罵我怎麼考成這樣…我們辛苦的供養你唸書,怎這樣回報我們…從那時候開始,我不愛上學,

每天晚上不敢睡覺,因為不想面對早上必須去學校的事實,小時後的我半夜只能躺在床上蓋著棉被雙眼大大的睜著…聽著外面傳來”燒肉粽”的叫賣聲,這樣狀況持續到畢業,

與其說我很勇敢,到不如說我真的很笨,因為我連反駁的能力都沒有,別人都會的題目,我真的認為自己是笨蛋…

一直到上高中後,我遇到一位補習班國文老師,她的想法很奇特,跟從小我接觸的老師不同,學著反向思考,苦中做樂,她讓我漸漸拾起久違的自信,她讓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優點,

分數並不代表著人生順遂。

我也曾嚮往著鄉村生活,但後來我發現,並非一定要搬到鄉下才能滿足,其最重要的是心態轉變的心境問題,讓自己現在的生活變成想要過的,把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實現在生活中,慢慢的你會發現,

任何地方都是自己的天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