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豬仔放了一個小寒假,因為學校腸病毒停課一周,
再者豬仔也被傳染得了腸病毒…成為班上首次案例,
因為醫生跟我說豬仔是被傳染的,我也轉告老師說,班上還有帶原者,
可是老師說,如果家長不說,其實誰都不知道,
過沒幾天,接到學校電話,老師說,班上又出現另一病例,所以再延後上課,
其實孩子被傳染,除了怪自己當時抵抗力差,導致被傳染外,誰都不怪,
因為唸公幼的我早有心理所準備,
所以一星期兩~三次的十全大補湯/四神湯…用湯來補元氣,
多少增加豬仔的抵抗力,好在這次在發病前就被我發現,
多虧阿公阿麻趕緊帶去就醫…
初期的症狀,通常就是食慾不症,因為喉嚨破當然不想吃東西,
人變懶懶的不愛動,雙頰微發燙,沒有發燒,
豬仔每天活潑亂跳的,通常只有身體微恙時才會這樣,
最明顯的是,小腿處開始起小疹子…當天發現就趕緊就醫
當晚下班回家一看小疹子已經蔓延整個腳底及手掌處,疹子不可用破,因為那些都是散撥病毒的細菌,
生病期間除了喝些清涼且清淡的粥,老實說,不吃東西沒關係但一定要多喝水,
吃藥三天後,再度回診,狀況大致良好,
其實豬仔不用上學,很開心,以為不上學就可以出門玩,這就大錯特錯,
豬仔問媽媽~為什麼不能出門去,媽媽說~因為你得了腸病毒,
豬仔指著自己的手說,這不是腸病毒,是被蚊子咬的…
唉~為了玩,真的是不擇手段,有寧願欺騙自己
休假一星期多,很難想像都沒出門,只有帶著口罩陪我去趟附近的超市,就回家
足球課,游泳課,英文課,全部請假,除了游泳課能補課之外,其餘的只能隨風而去,
每天在家就是唱歌,騎腳踏車,玩拼圖,再來就是看電視跟唱歌啦!
豬仔已經會唱,媽媽請你不當痛(台語)還有小薇…最近在練唱”再出發”…
有時會幫忙掃地,和我一起整理家裡,
出門時就要戴上口罩,有時他總會忘我的拿下來,提醒他要戴上,豬仔居然委屈的說,
...
如果我戴上你會開心的話,我就戴了,當場在開車的我呆呆的望著手中的方向盤...不知要回應啥
因為怕傳染給妹妹,所以不讓豬仔跟阿姨碰面,豬仔為了能跟他們一起玩,他總是會哭著乖乖吃東西,然後說要去找她們
當然一開課的豬仔,居然不想上學去
他說,在家裡有很多玩具,有飛機有車子有拼圖…反正找一堆理由就是不想上學...
當然在家窩這久,能出門後就是要玩個過癮
這小子騎車的技術越來越熟練,還會找朋友一起飆車,比誰快
這次的病毒讓我們回診三次,確定完全消失後才開始正常的外出生活
我覺得自己是有良心的家長,不要將病毒散撥給其他人
我不介意讓別人知道 ,我家有腸病毒,因為這樣才不會間接的傷害其他人,給我拍拍手吧
只是豬仔比較慘,在家關了一星期,一能出門就像被放出來的一樣
認 識 腸 病 毒
▲ 什麼是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克沙奇A群病毒﹝23型﹞、克沙奇B群病毒﹝6型﹞、依科病毒﹝31型﹞、
小兒麻痺病毒﹝3型﹞及腸病毒﹝4型﹞一共有60幾種病毒。
▲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秋兩季流行。主要經由口糞傳染和呼吸道傳染,也常因成人自外面帶回病毒,
接觸或飛沫傳染家中幼兒。另外,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因接觸患孩口唇造成感染而發病。一般的潛伏期是3到6天,
傳染力始於發病前幾天,約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高。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泡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和無菌性腦膜炎等。
▲ 腸病毒要如何預防?
1. 加強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在處理患者的排泄物和嘔吐物後更應用肥皂洗手。
2. 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3. 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 得到腸病毒怎麼辦?
感染病毒大約2至10天以後才會出現症狀,但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
大部份的病例過了幾天後就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
病程為7至10天。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也沒有殺死腸病毒的特效藥。
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給予對抗症狀的支持性療法。受感染的病人應避免親吻、擁抱或接觸孕婦及小孩﹝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
罹病之學童應請假在家休息,避免傳染他人。
▲ 什麼情況下必須要馬上看醫師?
如果有以下症狀:持續發燒、倦怠、嗜睡、肌陣攣、意識不清、態不穩、肢體無力麻痺、不正常皮疹等,請儘速就醫。
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2到4天後出現。其中又以肌陣攣﹝睡覺時驚嚇反應﹞為早期腦幹腦炎徵兆最重要,應住院觀察治療。
▲ 感染腸病毒之後,有沒有免疫力?以後會不會復發?
得到某一種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所以對於同一種 病毒而言,不會復發。
但是有幾種腸病毒會引起同樣的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所以有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
緊急狀況處理及觀察
腸病毒某些型會引起腦膜炎和心肌炎等併發症,造成生命危險,特別是腸病毒71型,感染的孩子,從發病到死亡,
甚至只有短短的7~12小時,病程進展快的連醫師都有點措手不及。
感染5階段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體力不佳、突然很累、意識不清、肢體麻痺、高燒、嘔吐、嗜睡、四肢無力、呼吸急促時,
一定要迅速就醫。就臨床症狀而言,腸病毒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出現第三級時就有危險,需立即就醫。
發燒、食慾不振、喉嚨發炎、口腔潰瘍、流口水、皮膚疹。
發燒、哭鬧、懼光、嘔吐、腹脹、躁動、睡不好。
高燒不退、嘔吐、嗜睡、四肢無力、心跳加快、面無表情、有幻覺等。
低體溫、抽筋、呼吸困難、意識不清、肺及消化道出血。
昏迷、呼吸窘迫、心肺衰竭、死亡。
如果孩子不小心感染腸病毒,千萬不要慌張,慌張於事無補,反而亂了腳步。記得細心照顧、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便能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病兒居家護理6要訣
經過醫師的診療後,回到家中,就需要家長多費心照顧了,以下就提供您一些腸病兒居家護理的要訣。
*多補充水份
因為身體不適的情形下,擔心會有脫水的可能,所以最好讓孩子多補充一些水份,如果孩子不願喝開水,也可改以果汁或湯汁,
有時醫師也會建議服用電解質液以防脫水。
*吃冰涼食物
因口腔潰爛會引起進食疼痛,這時候,冰涼柔軟而不用咀嚼的食品是最好不過的,如冰淇淋、果凍、布丁等東西,既清涼、
易吃又富含高熱量,也可以減輕嘴巴裡的不舒服、補充體力與抵抗力,可說是最佳的三餐代用品。相反的,此時要避免薯條、
零嘴、炸雞塊等油炸食品及太熱或太鹹的食物,以免刺激傷口,使孩子拒絕吃東西。
*在家休息
為了防止孩子交互感染,同時也有機會好好休息,最好讓病兒請假在家休息,而且不要出入公共場所,如果家中有其他的小孩,
最好也分房睡覺或是不要共同玩耍,以防傳染。
*舒適的環境
別讓孩子太冷或太熱,穿適量的衣服或蓋薄被,讓孩子能安穩休息。
*注意衛生
腸病兒多會有腹瀉的症狀,家長要小心處理排泄物、衛生紙,以免感染其他小孩,若是小寶寶則每次排泄後,
就幫寶寶用清水清潔屁股,同時勤換尿布,盡量保持乾爽,以免造成尿布疹。
*留心觀察病情
遵照醫師囑咐用藥後,家長還要觀察孩子病情是否有改善,體力、活動力是否逐漸恢復,若病情有加重現象,
如抽搐、呼吸困難、反覆高燒不退、意識不清,則應盡速就醫。
只要按時吃藥、細心的照顧,一般的腸病毒、克沙奇病毒感染約三至五天就會改善,一星期左右就會完全康復。
但是如果孩子有嗜睡、意識不清楚、劇烈頭痛、嘔吐的情形時,就要立刻帶去給醫生檢查。
醫師處方箋
只有實驗室診斷才能確定腸病毒感染,包括病毒分離及血清學檢查。但目前並無特效藥,只能給予對抗症狀之支持性療法,
包括退燒、補充水份、臥床休息。
嚴重感染有生命危險者,可由醫師通報注射免疫球蛋白。但有關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其效果尚未有定論,沒有特殊併發症的腸病毒感染,
不需要靜脈注射昂貴的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