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不一樣的心情來到士林,要不是因為看了謝錦的書籍,應該還沒有機會發現自己,

一踏進教室來體驗所謂的生命現場,果真連吸口氣都倍感壓力,是甚麼魔力,
 
讓大家願意來到這裡,坐在這裡聽他說些胡言亂語,好在,我有先看勇哥給我的謝錦記錄片,讓心
 
裡有個底,那現場,不要說大學生,連我們這群社會人士有時都無法招架,到底這人物是國文老師
 
還是心靈講師,有時會搞不清楚。

IMGP1157.JPG 

閉上眼睛想想,你進教室看到什麼?

這問題很簡單也很難,但是,老師你究竟想要我們回答什麼 ?

很簡單的問題卻很難表達出來,這代表什麼,是自己的感覺被壓抑了,自己的感覺麻痺了,

還是我們只想回答,別人想要聽的答案,而非出自於自己內心的聲音。

IMGP1284.JPG 

人來到這個世界,並不只有"生存",還有更關鍵的"存在",就是體驗生命的意義,真正成為一個人

原來已過三十而立的我,都只是為生存而生存,

我以為,愛自己就是看到喜歡的東西,買下來犒賞自己,彌補心中的某塊殘缺,

我以為,愛自己就是為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不要計較,忍耐再忍耐,只要家庭不鬧革命,

就是和平,

但是...我在這場體驗中發現"我錯了",

難怪老師說"不要永遠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因為這都是你(我)自己的選擇

生命的時時刻刻都是選擇,沒有選擇的時候也是一種選擇

選擇的前提就是自由,何謂自由,自由不是放縱亂來,自己選擇要承擔什麼責任,

自由的核心就是自覺,透過體驗學習違背自己的慣性...

道德的內容大家身在其中,耳熟能詳,諸如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愛弟恭  夫義婦聽 

這種依尊卑主從的宗法關係建立的人際關係和道德體系,明顯的表現出身分有別,義務也相異,

而不變的是把完整的人規定並塑造成一個特定的角色,不能有個自己的位置,不能有個人情志,

一切只為等級尊卑服務

在尊卑主從的人際網絡裡,每個人要盡其所能,把自己的位置 角色認清楚,察言觀色,

取悅身邊的每個人,尤其長輩,

至於什麼是自我,非所問,不必問,不能問

這段話,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問題,這也是問題的所在,

同時也牴觸當初課本所給予的知識教育及內心的自我衝擊,
 
 這必須透過學習需違背自己的慣性去練習體驗,

但是我為什麼會感到難過,因為現今的社會中或家庭裡,人與人就是這樣的對待模式,

所以常常得賤價出售自己,好像也必須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或獎勵,

傳統的倫理 階級 長幼有序,都是為了取悅別人而委屈自己,

原來迷失自己,是因為忘了我自己,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

一味的去尋找眾多人眼中所認為的道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在還沒自覺前就被生存這個現實打造出來,

什麼叫做20歲就死亡,80歲才下葬?

當生命不在發生意義時,就死了,當個靈魂到處漂泊。

選擇後,要去面對以後會發生的所有狀況,而且這個面對,是當初自己答應自己的,

你必須概括承受,沒有人能替你負責,或者批評抱怨。

老師那雙銳利的雙眼,連坐在最後一排的我,仍免不了心驚膽跳,不知下一刻又要接甚麼,

我想,真正害怕的不是老師,而是面對自己,我就像老師說的漂泊靈魂到處遊蕩,
 
 忘記當自己的感覺,再加上壓抑已久的問題,真是當頭棒喝,撇開外來的因素介入,
 
我閉上眼睛問自己,先問自己的感覺,自覺後該怎做選擇,

選擇後要面對之後會發生的問題,不管是已知或未知的狀況,帶著恐懼往前走這是種勇氣,

也是種魄力,生命中所有的問題,再開始的那一刻就決定了

IMGP1327.JPG 
 
這天,一個人走到士林, 看似孤單卻不寂寞,連步伐都輕盈起來,
 
我頓時發現愛一個人不是做對方想要的事情去討好他,而是認真的感覺自己是否要做這樣的事情
且不委屈,不抱怨 ,

即使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依然會開心微笑。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玩雙贏的遊戲 by謝錦桂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