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現代社會的孩子,若要為將來的發展做好準備,就要對本土
傳統的文化有正確 充分的接觸及瞭解,才能具備充滿信心的自我意識;
同時身為國際村的一員,也必須自小培養國際的視野和眼光
要成為一個健全的世界公民,更不可侷限於狹隘的唯我獨尊心理,
惟有懷著開放的胸襟,接受多元文化的薰陶,才能開創孩子均衡又圓滿的人生
三E特質 : Enjoyment(快樂),Education(教育),Exchange(交流)
三H功能 : 想像思考(Head),觸覺動作(Hand),心靈感動(Heart)
三A做法: 0~3歲,把孩子抱在懷裡或膝上,朗讀即Read Aloud
3~8歲,父母可採用伴讀或陪讀方式,即Read Along
8歲以上,父母可鼓勵孩子自己讀...
今天晚上睡前來讀 太陽晚上到哪裡去啦?
|
太陽晚上到哪兒去了? (Where Does the Sun Go at Night?) 米拉‧金斯伯/文,愛利安‧杜威、荷西‧阿瑞哥/圖,林良/翻譯
|
|
|
米拉‧金斯伯(Mirra Ginsburg) 米拉.金斯伯出生於白俄羅斯,一個沒水、沒電的小鎮。在俄羅斯、拉托維亞、加拿大及美國接受教育。1960年代,她開始翻譯俄國文學,1969出版為兒童改寫的俄國民間故事「狐與兔」,1970年出版「俄國寓言故事集錦」等。之後的20年,她持續翻譯、改編、編輯、重寫民間傳說、故事,甚至科幻故事。評論家讚譽她是「值得尊敬的譯者和編輯」。 本書即改編自亞美尼亞兒歌,而廣為台灣讀者熟悉的《小雞和小鴨》則是俄國的故事。金斯伯的翻譯和創作,也讓她獲獎無數。
愛莉安.杜威(Ariane Dewey) 愛莉安.杜威生於芝加哥,在新澤西州長大。畢業於撒拉.勞倫斯學院,在校時主修美術。她曾在紐約修習過印刷課程,後來又到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研究人類學。她曾是美術研究者、教科書的美術編輯,也是舞者及圖畫書的創作者,工作內容多采多姿。 她和荷西.阿瑞哥共同繪製了三十餘本圖畫書,其中有五本由他們合力執筆撰文。
荷西.阿瑞哥(Jose Aruego) 荷西.阿瑞哥是菲律賓人,原本學法律,在成為律師後不久,決定放棄律師生涯,前往紐約就讀帕森設計學校,追求童年的志趣--趣味插圖。 阿瑞哥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為模型天使黏貼翅膀上的羽毛;接著六年,他在雜誌、設計工作室及廣告公司做過事,直到他的卡通作品賣給「周六晚間郵報」及雜誌,創作生涯才有了重大的轉變。之後的兩年,他開始將他的卡通動物角色發展成為兒童故事書。 阿瑞哥為許多圖畫書繪製插畫,其中與勞伯.克勞斯合作的《你是誰的老鼠》,獲得1970年ALA傑出書作獎。
|
|
|
太陽晚上到哪兒去啦? 推薦/馬景賢(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名譽理事長)
|
「太陽晚上到哪兒去了?」 相信這是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都想過或問過的問題。作者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把宇宙最奧妙的問題,用「到奶奶家去了」作回答,一下子從遙不可知的世界拉到孩子的現實生活中,並且讓他們迫不及待的想問:「太陽也有奶奶嗎?」、「他那麼大,他睡在哪兒?」、「他的奶奶是誰?」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問題。 看了書中有趣的答案,有些近乎荒唐,但這不會混淆兒童的認知,因為那些有趣的回答只是引子,目的在引導孩子進入更大的思考空間,進而向孩子的幻想挑戰。 在自然界中,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四季和花開花落,在兒童的眼中都像是巨人變的魔法,成人有時也許不注意,其實在孩子的眼中都是非常神奇的。這本圖畫書一共只有一百三十個字,內容有趣,文字很有節奏,非常合乎兒童的思考方式。 圖的結構和文字一樣簡單,但從頭看到尾就會發現,畫的色彩也隨著故事的情節在變動,明暗的色調令人感受到動感,孩子的情緒也跟著故事而變動。 這本書最大特色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好奇是兒童的天賦本能,四周所有的事物對他們都有莫大的引誘,他們好奇的要看、要聽、要摸、要嘗和要聞,也會擴大到對成人世界的興趣。從學習上來說,善加利用兒童永不枯竭的好奇本能,不但可以訓練他們的觀察力,還可以擴大他們的思考空間和創造力。《太陽晚上到哪兒去了?》可以稱得上是這類讀物中很不錯的一本書。 從大的角度看,這本書在談宇宙的運轉,從小的地方看,無非在暗示兒童作息有規律,說睡就睡,該起就起。不過,當父母和孩子共讀這本書時,不要把它的內容看得這麼死板,其實書中每一句話、每一個畫面,都可以把孩子帶到無止境的幻想世界裡去。想想看,當看了書中的問題,你會如何回答你的孩子?相反的,回頭問問你的孩子:「晚上太陽到哪兒去了?」他們會怎麼回答?從一問一答中,你們會把這本書的內容看得更豐富起來。
米拉‧金斯伯/文 愛利安‧杜威、荷西‧阿瑞哥/圖 林良/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