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時翻到2015年的筆記幾行潦草字跡,現在看來,我都很盡力去做。

 

**給予每個孩子都有上台的機會

**給予每個孩子適當的發言權

**尊重每個孩子

**不強迫孩子要做甚麼,將自主權回歸給孩子。

**如果當下面臨沒有興趣的事情,會用引導的模式帶入,鼓勵孩子不要立刻就放棄。

 

最近又重新翻閱蔡老師的文章,在蔡穎卿《我想做個好父母》一書中,字字寫我出現在的心境。

 

不要再把生活教育只放在「體驗看看」的層次,應該帶領孩子「深入參與」各項生活自理的事務,藉此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與扎實的能力。

孩子們活動太多,他們淺顯的經驗還不能分辨「豐富」與「過度」的不同。

許多小朋友在不同的場景中眼花撩亂地跟著跑,如果大人們又不給予經驗的加深輔導,他們就會以為學習只要當個「看客」,很容易就不耐煩。

而對於孩子不想認真參與,也不該駝鳥地用「他應該是沒有興趣」來解讀,久而久之,便有不少孩子還用「沒找到興趣」來當不肯獨立負責的擋箭牌。

然而需要新鮮感、活潑有趣的教育,是近年來的教育主張。

再回到教育是耕耘與收穫的思考上,比較過幾個世代的方式之後,

蔡穎卿認為如今表象的多元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孩子安定學習的事實。

把原本統一在一個主軸的教學分為許多科目,只是看起來比較「多」,但與真正的「多元」是相牴觸。

多元本是希望孩子受教育的心胸如置身於一座優美的森林中,但我們的「多」卻似乎造成了孩子見樹不見林的短視。

「情緒興奮」不等於學習的振奮

不斷提供表面的新的玩藝來滿足學習,只是使一個孩子處於「情緒的興奮」,但並不等於提起「學習的振奮」,

前者是以旁觀的、不考慮成果的狀況加入環境,後者卻是清楚目標並克服困難的過程。

同一個環境、同一種年齡、同一種基礎的學習者,「感覺興奮」的孩子前熱後冷,毫不在乎結果,而「學習興奮」的孩子卻心領神會、漸入佳境。

蔡老師認為這並非是誰與誰天生興趣不同所造成的成功或失敗,而是在受教導的過程中,被建立的價值不同。

大人們一定不要錯用「興趣」兩個字,而平白耽誤了孩子原本可以被建立的專注。

因為專注與興趣一樣,都是朝向結果的美好步伐。

這種體會就是學習中一再強調的「理解」,而先行於理解的就是「觀察」。

 

面臨挫折、再觀察、再摸索成功是屬於有研究精神的孩子

或許是時候,該讓小豬進入挫折階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