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會用說話來表達自己情感的人,這是年幼時被壓抑,成人後卻成為溝通上的障礙,偶爾詞不達意也會得罪他人而後知,

常常在這方面延伸造成了其他方面的困擾,後來慢慢地演變成不主動找話題說,我認為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卻也讓他人認為我有種高傲的感覺,但了解我的家人並不會這樣說,反倒是結婚後到另一個家庭後產生的言語衝突,

小事演變成大事,然後說著說著好像自己也這樣認為自己是有問題,自己是個很差勁的人,

有時連不說話默默地在一旁聽別人說我的是非時,而當我無回應這樣卻也有事,

我只是感覺似乎與我無關,畢竟事過遷境,當下沒有處理,再提出來的只是抱怨,我應該要說明甚麼?

頓時只是覺得一個人的成熟與否絕對與年紀大小無關,現在仍然抱怨自己十年前受到甚麼委屈的人,

我只能說覺得自己成長了,居然可以坐在一旁聽著別人對我的種種抱怨,而事不關己。

雖然自己選擇一個不優的夫家,但畢竟是自己選擇,再多的後悔也不能將孩子塞回,

近日回想,我嫁了之後的日子過的挺辛苦,賺錢都在養夫家,自己的先生也很不爭氣外,也不懂得保護我們,自己的一套理論,卻讓我更辛苦,

而我除了賺錢也要忍受家庭言語霸凌,年輕時的自己也不是嬌弱者,當一直被攻擊時也會反擊,一反擊就更中了他人挖的坑,而憤憤不平,

只是當媽媽後的我,真的才懂得學著如何放下,我也一直看書充實心靈,希望自己能有好的情緒及態度才能好好的教育我的孩子,

我一直再找尋一個適當的管道除了能夠清楚的表達外,最主要是了解自己內心在想甚麼,因為不擅言語並不會是個問題,只要自己可以不間斷的學習。

孩子六個月大時,我開始接觸部落格,剛開始只是覺得上傳孩子的照片上傳很有趣,

也是過了一陣子,才慢慢地開始增加些文字敘述,後來慢慢地發現其實寫來寫去,終究抵不過空虛,

寫得太真實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太多私事,寫的太過於虛華,感覺也假假的,是說這樣何必呢?

不過,好在我的格子也沒有太多人看,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因為一旦知道有誰在看,或者有些光環,內心就開始所忌諱,表達起來實在也挺彆扭,

何必呢?我藉由寫來表達自己才可以了解自己在想甚麼

重點是,我除了記錄孩子的點滴也記錄些自己的心情。

 

如果,別人不懂得尊重我,我要更懂得尊重自己,讓自己保持平常的心,來面對難關。

孩子來宜蘭念書兩年多了,即將升上四年級的我們,給了自己一些省思及回饋。

那天,家長們齊聚一堂回顧著二和三年級的種種,有感人的影片分享也有給特寫照片留作紀念,

同時一起分享這一年孩子的改變但我突然覺得與其談孩子的改變倒不如想想自己的改變是甚麼

因為孩子不管在哪裡學習都會有所改變,無論學業、人際關係,可能面臨的各方面問題接踵而來,

但也因為面臨的課題不同,吸收成長的經驗也不一樣,但無論是面臨哪種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身為家長的態度是甚麼。

 

坦白說,我認為這裡某部分的家長太寵孩子,家長的介入太多,然而一方面是因為師資不專業及不足夠,所以必須有家長進班協助支援。

但我所指的不專業不是一定要有教師合格證之類的,而是以專業的角度來講,似乎連修教育學分都沒有,只要會帶營隊會帶活動,能跟學校理念接近,能被孩子需要就好。

然而來來往往的老師流動率,光是師資就是個大問題了,而學校的理念再好,師資不足,要如何執行?

 

如果有價值再累都值得,找不到價值…就很掙扎。

以我們家來講,並沒有很優渥的經濟條件也沒有甚麼家世背景但我們不認為我們比較弱勢,而是這邊的家庭比較富裕一些

能來到這裡,我並不把重心都放在學校教育,我放在生活,懂得如何安排生活。

隨時隨地,可以看見美麗的風景;隨時隨地,拿出手電筒穿上拖鞋,就去夜間探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