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發現,小豬很希望我可以陪他。
他說很期待下課時我能去接他,然後跟他的同學一起投籃或者遊戲,
我爽朗地答應他並自以為是一件很平凡簡單的事。
但老師說,他一早到學校時就迫不及待的分享『媽媽今天要來接我並和我一起玩』
原來,小孩要得很簡單,滿足其實並不難。
接到小豬時他的同學問『這是你媽媽?』
小豬說『是阿!』我微笑並回應他同學說『其實我是他姊姊』
沒想到小豬同學回答得更妙,『我也覺得她是你姊姊啊!』
不料,小豬一直反駁,他明明是我媽媽,用非常激動的口吻說著。
但坦白說,大多數的人都很容易以貌取人,
雖然我看起來像姊姊,但我實際也是很歐媽桑,也喜歡團購買菜搶便宜又實在的食材做頓飯菜,
也希望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雖稱不上精打細算,卻是時時在計算著並規劃著每頓晚餐。
這又可以說到,某天我叫了兩桶瓦斯,一桶煮飯用另一桶則洗澡用,頭次叫的瓦斯行老闆,賣我們一桶810元/16公升但謊報為20公升,
後來我們跟隔壁鄰居聊天時,才發現買貴了,所以下次我們索性換了一家瓦斯行,一桶720元/20公升,是不是價格差異很大。
但這位可愛的看起來也很年輕瓦斯行老闆說『妳也不常煮飯不用叫這麼大的啦!』我說『你怎知道我不煮咧!』他說『因為現在年輕人都很少煮飯的』
我反問『老闆請問快40算年輕人嗎? 』老闆馬上改口說『那妳算保養的很好』…
再來就是跟同學的家長一起去玩兵乓球,大人跟小孩一起輪流玩,然後突然有個年紀比我大的人叫我『姊姊你可以跟我媽媽一起打球嗎?』
哈~這句姊姊,若他沒有站在我面前叫我,我應該不會理會,打到快結束時,小豬在旁邊叫媽媽,他們看了我一下,沒多說話。
如果沒有小孩在旁邊叫媽媽,我想應該會繼續被叫姐姐;也有人更說,你早婚哦! 這麼年輕就有一個8歲的兒子,
唉!!! 後來我實在懶得再解釋些甚麼,遇到用詞客氣的,我就回答『謝謝誇獎』,遇到不順眼的,就微笑回應心裡想回的卻是『干你屁事啊』
但實際上體力還是有差,我們搬完家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做甚麼呢?
我們是去爬山,整個是不是很強,只是下山後我們馬上癱軟在沙發上,小孩繼續跟隔壁的朋友玩,
然後我聽見小豬的朋友就問他說『你爸媽只不過是去爬個山,怎麼這麼累啊!』哈!! 很可愛的小孩吧!
某天因為他爸趁著小豬還在睡覺時,出門去買瓶鮮奶給小豬搭配包子當早餐,
而小豬起床時找不到他爸,他便騎車到附近的7-11借電話打給他爸,問他在哪裡?
然後再騎回家等他爸,整個人就是非常穩定。
這讓我聯想到,當初將他一個人留在宜蘭試讀時,等我下班約八點到,他整個人表現也是非常讓我們驚艷,
下課第一天,肚子餓就騎車去便利商店買餅乾,然後坐在寄宿人家的庭院椅子上等著寄宿家的阿嬤回來。
我知道後突然領會一件事情,何謂放手,何謂自我成長,這些都不是光想就可以,
如果今天只懂得讀書而忽略生活自理處理問題,那不是很可惜,隨著年齡漸長,學會的只是逃避及抱怨而已;
在這些事之前,我曾告訴過小豬『媽媽相信你,當我們不在你身邊時,你懂得照顧自己』
雖然再說這句話時我心中依舊是擔心,但我有感覺到這句話時給他多大的信任感,
我無意間就聽到他對著他爸說『爸爸你都不相信我可以做到。』當下他爸被小豬這句話變得也不知如何回答。
……
….
…
..
現在我們每天很認真地過日子,甚至比之前還要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