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什麼,從照片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兒子的快樂,雖然照片中的他正在掃廁所。
已經開學兩週,時間過得很快!
下課前會見到某位秘書老師會來巡邏並貼心地問家長,今天覺得如何,其實心中也不知道能說甚麼,只覺得孩子現在很開心,現階段只希望能健全的成長,其餘不想太多。
兒子下課總是會跟三年級的同學在學校操場踢球,他們踢的力道實在很強,程度算是厲害,連我們站在球門前都會擔心,害怕被球踢傷的窘境,
想想以前打排球的日子,因為喜歡玩所以找同好一起,我們不會因為有『比賽』為了要『贏』而讓對方難堪,只要願意開口說要一起,我們都歡迎對方加入,
也不會因為對方打球程度較差而不讓他參與或取笑;像小豬在他們面前算是肉腳,天真的孩子,他們會藉肢體動來呈現情緒上的反應,像是球不傳給你反正你也踢不進去,
也會為了沒踢進球門而起些小爭執,說對方差勁,坦白說,我們在原來學校時,一直都有參加足球營,雖然小豬踢得的確不好,但好像也沒見到這樣的激烈反應,
但我發現這是看同學個人本身的個性,另一位比較大的同學,就沒有這樣的反應,也不會因為沒踢進去然後嘲笑或者生氣。
只是我有點好奇,踢球的目的在於哪裡?每個人的目的好像不盡相同!
記得開學沒幾天,下課三十分鐘的時間,操場上有兩位孩子正在踢球,小豬看著看,想玩不敢去,我主要想示範給他看要主動這件事情,就上前問問這兩位孩子,
可以讓我們一起踢球嗎?沒想到其一位個子瘦小的孩子看著我並對我說『我讓你踢三球,如果你能踢進球,我就讓你們參與』,
當下我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也很Surprise他主動提出的這個問題,
或許這是另一種自我思考的模式也說不定,就這樣我跟小豬為了能踢進球門,卯足全力,開啟小豬一起踢球的門票權。
或許同樣的事情經過幾次後,小豬也開始感到不開心,當場不踢轉身離開,對於小朋友而言,不踢就不要踢,對於小豬的反應,我也認為是正常,
玩的不開心就不要玩了,但爸爸堅持要跟他說明原因,認為不應該當場就轉身離開。
我沒有任何批評用意,只是想記下這段故事,某天當我們再度想起時可以用來閒話家常,並讓我們更加清楚這樣的反應。
在這裡還有一點我認為很重要,就是要懂得自我判斷,並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不要人家說甚麼就是甚麼,當然別人說的都是可作為參考使用,
不是因為不信任,而是要同意前先學著感同身受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