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從「心教」開始。

 

『對話』是真誠的互動與連結

從對話中被理解

從對話中學習傾聽與表達

從對話中自覺

 

這本書,用詞簡易能被自己接納理解,雖然運用在現實面需要點時間,但自己卻知道會有幫助的。

我喜歡台灣人寫的書,比外國暢銷書被台灣人翻譯後容易被人理解且還能看得下去,這是我看到一半的第一個心得;

第二個心得是我沒後悔一次就買一套兩本,雖然心教看了三遍,而且都還是借閱,但就是沒有下手購買收藏,

這一次兩本萬一都很難吞嚥,該怎麼辦?就當人生難免都會失利囉

拿人生跟書比似乎有點大題小作,但是仔細想想,一本書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身心靈,怎麼能不慎選呢?

 

就在出版後的第三天我聞到新書的味道。

 

人因對話連結

每天都得說話

首先對象是人

但說話有說到重點嗎?

傾聽者有聽到要點嗎?

突然想到這幾天的事情,心情有點打結。

 

那天很開心的參加朋友的午茶之約,沒做啥!只是炒幾樣家常菜和大家小酌聊天,

雖然同住在一個地球村,即使無法每天見面 (那是因為每天見面應該會煩吧!)

但彼此都會保持聯繫,互相加油打氣。

 

然而關係久了也會相互傾訴自己很私密的事情,

只是我明白有時對方只是需要一個疏通的管道,

當對方講完我就會選擇忘記,並不會再向誰提起

雖然我不並期待會得到對方相對應的對待

因為我相信就算自己的祕密被說出來,我會有能力來應對。

讀了阿建的書才發現,內在因素有含以上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當彼此是親密的朋友甚至家人,

所以有問必答有話就講坦然以對,

雖然雙方也沒有約定甚麼能說不能說,

但基本底線大致上都還算是有些默契。

 

當天時地利人和氣氛又佳

聊到某個話題

B就很直接地告知朋友C部份A的事件(是事件不是事情)

坐在一旁的A當下的情緒是不開心的

心裡雖然有想要制止,但卻沒有這樣做因為A知道B說的是事實。

但為什麼A當下是不開心的呢

是害怕C以外的人知道這事件還是B說話的對象是C呢?

後來發現

A並不是害怕被知道甚麼事情

而是

第一. 說話的對象不對

第二. 感覺不被尊重

 

ABAB的關係,

BC那是BC的關係,

或許AC會因為B的關係而產生連結,

但當關係未產生連結BC知道A的秘密

當下A的感覺很差或許可以說是A龜毛,

又或許A認為朋友重質而不是數量,不想花時間討好每段關係;

A內心其實是羨慕,每個人身旁都有個可靠的肩膀,

A重拾的信任感一再被騙後,一直再找方式修復自己

當每個人聽到一個故事後都會有自己的心得想法看法說法,

無論如何A知道,大家都是為了A也都會給予祝福。

 

雖然我很遺憾,你說了這事件(心裡OS其實也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我不想怪你,但我需要時間整理自己的心情;

我知道我不會怪你,但我也不想委屈我自己。

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

請放心

我並不是在怪你

只是

我需要時間和自己對話

讓這段情緒釋懷

 

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鎖事煩心,

要學習失敗懂得面對失落與挫折,不累積放在心中,才能安頓自我

以對話進入感受、觀點、期待與渴望,是對人基本的尊重與關懷。

同理我、安頓我,不要試圖的想要擺平事件或者解決問題,而是與我同在。

 

BY ˙ 阿建

 

繼續閱讀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